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企收购 » 正文

回顾2015之社区O2O:重生与退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05  浏览次数:2949
核心提示:曾经被认为低端、鸡肋的物业管理业务,如今成为包装上市、多元融资的“香饽饽”。“传统老旧”的物业行业在等来社区O2O、智慧社区等风口之后,的确正在迎来一次重生。
花开两朵,先表一支。首先先看第一个关键词——重生。

何为重生?简单说,曾经被认为低端、鸡肋的物业管理业务,如今成为包装上市、多元融资的香饽饽传统老旧的物业行业在等来社区O2O、智慧社区等风口之后,的确正在迎来一次重生。

先说目前正在风口浪尖上的万科。万科在其旗下打造了一个新的子品牌睿服务作为其面向社区O2O升级的载体。

在第一版,万科主要依托于睿平台的业主手机端和工作人员手机端满足业主的各种需求;到了今年的第二版时,据说像业主保修、问题反馈、物业周期性维护等都可以用类 Uber 的模式来实现,员工在手机端可以完成维修保养任务抢单

在对外拓展中,睿服务的平台也对非万科物业的物业方开放。但据了解,过去一年万科睿服务的推进并不尽如人意。此前,万科在与外拓社区的关系上比较强势,模式单一。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据说已经开始调整玩法,只要能够在服务上达成合作,不管是平台系统融合,还是资本入股甚至是收购,以及组建战略联盟等等,都可以尝试。

总起来看,万科睿服务是战略先行,所谋甚大但成效有限。具体经营情况外界所知甚少。

其次看绿城物业。1223日,绿城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分拆绿城物业上市的招股书,很可能在2016年初即可完成上市。其上市主体为绿城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上市新故事就是社区O2O。根据公开资料,绿城服务集团业务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为物业管理服务、顾问咨询服务及园区增值服务。服务的客户群主要包括在管物业的业主和住户、地产开发商、物业服务公司以及利用其平台销售服务和产品的商户。其三大类服务中,前两项都常见,后一项则融入了基于社区O2O平台的生活类服务。

从数据上看,绿城服务增长很快,一年时间内其覆盖社区数从8个上升至265个。关键在经营上,收入近20亿,毛利3个多亿,已经实现经营利润将近2个亿。在利润率上,据说社区生活类服务的毛利率(46%)远比前两项服务更激动人心。

长城物业的动作很多据说也想在香港上市。在2015年上半年,长城联合一批物业企业共同发起创立了一个一应云联盟。一些业内人士向小西透露说,目前这个联盟内覆盖的物管面积达到有2亿多平米。长城的服务运营已经积累了一段时间,据说仅长城自己在管的社区内运营流水,已经相当可观。

总起来说,传统地产/物业背景的公司已经在社区O2O的大潮中,已经从早期看不懂迅速进入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阶段。新的概念、新的玩法不但能给公司在融资、品牌上带来良好促进,还能优化公司经营结构,何乐而不为?!以物业上市第一股的彩生活为例,该公司于2014630日上市。在上市仅3天后,市值轻松突破55亿元,反超母公司花样年52亿元的总市值。

当然从另一方面说,传统地产/物业背景的公司做社区O2O目前也没有谁敢说已经练就神功。以彩生活为例,2014年彩生活的管理面积扩张到了2.05亿平方米,但管理规模的剧增并未带来盈利的提升,净利润还有所下滑。2015年年中甚至还在社区运营中爆出了很大的负面。可见,革命之路依然漫长。

 

第二个关键词:退散。

何为退散?曾经被热钱追捧的社区O2O企业经过一轮疯狂的融资、烧钱之后,却在资本寒冬里纷纷凋零。这些新兴的社区O2O企业在回归商业本质之后能否熬到下一个春天?的确很悬。

其一是,垂直服务已死。这里面的死亡典型有e洗车、功夫熊等等。简单说,这些垂直上门服务的玩法违反了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明明做坐商可以实现效率最大化的业务非要摇身一变成为行商他们的体验在最初可能的确不错,但这种不错是基于两点,其一是用户尝鲜心理,二是贪免费心理。一旦新鲜期一过,免费期一过,用户迅速卸载,再换另一个冤大头接着免费用。这种玩法完全不是在社区中长期运营下去的做法,反而成为用户和这些烧钱公司、VC的一次合谋。用户装作被某应用的牛逼服务所俘获,该应用装作获得了一个有效用户,VC则装作该应用的商业模式即将得到验证。实际上谁都清楚这就是一个一锤子的买卖。这种处处买托儿做局必定短命,绝非真正社区O2O所需要的东西。

其二是,超市跑腿已死。典型有社区001、叮咚小区、爱鲜蜂等。这公司无法继续存活的最大原因不是这种做法没有意义,而是在京东、阿里上市之后,这类所谓平台已经错过了最佳成长时段。BAT、新美大、京东、58到家等全情投入O2O之后,这类公司在社区场景中没有任何壁垒,要么已经死掉,剩下的在未来半年内处境也会越发艰难。他们一开始是被资本催熟,必将被资本倒卖掉。

另外有一点很有意思,那些有房产/物业背景的社区O2O公司,大都可以坦白直说,目前还没有摸索出成功的商业模式。比如万科睿服务的朱保全,他就直言社区APP目前没有成功的。不同的是那些所谓的纯互联网社区O2O公司,他们完全相反,直到最后崩盘清算那一刻之前,都是鸡血满满的。

不管怎样,经过2015年一年的折腾,社区O2O应该还是收到了一些不错的经验教训。简单说有以下几条:

 

第一,社区是有门槛的。

社区的大门不好进,首先你要跟物业打交道;其次即便你翻过了社区的围墙,让你来回跑,你也得能玩得转。如何成建制的获取社区用户?哪一项才是拉动社区活跃度的最好切入服务品类?高频谁都会做,但是你会做低频业务吗?如何与物业达成真正有效的利益捆绑?所有这些问题,不但考验商业模式,也在考验资本运作模式。

 

第二,社区关键是建好生态圈。

单纯的把社区外的东西导入到社区内,有没有意义?有,但是不够。单纯的运东西进来,不叫社区O2O也能达成,比如京东的B2C。真正强社区场景的社区O2O要做的肯定要超出这个范畴。它要能够激活社区内、社区外、街区内的各种角色(业主、物业、大供方、小供方),形成一个循环起来的生态圈。

 

第三,资本撬动快,还是模式撬动快?

如果说,社区O2O也是规模经济,那么如何最快形成规模?好的商业模式自己会说话,但尚未得到验证(未来或许也不能)的商业模式很难吸引人自动入局。商业模式撬动之外,资本撬动显然更简单有效。用资本方式来争取更多的物业/社区,以及他们背后的社区用户,显然也是一条路。值得大家考量的是时间和价格。如果现在买比未来买要好(未来可能会更贵),当然不如现在马上买。

 

第四,关于盈利的必要性。

京东阿里上市之后,热钱少了,美国上市机会不多了。除了新美大、滴滴那样TOO BIG TO FAIL(大到不能倒)的未上市企业,其他还在烧钱的纯互联网背景的O2O公司在退出之路上困难重重。这些企业除了烧钱,没有任何盈利能力。而那些房产/物业背景的社区O2O公司此时则显示出了他们的可贵之处。他们基于与物业的合作,在社区内嵌入很深,与社区用户最看重的安全等基本生活保障联系在一起,高频低频服务他们都会接入。更关键的是,通过物业租售、基础物业服务他们目前就已经能够盈利,其他在社区O2O的概念之下生成的新业务增长点,完全是锦上添花。所以对他们来说,即便暂时不考虑美国,港股、A股也是很现实、便捷的选择。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本站精彩推荐

首页 网站介绍 企业邮箱

地址:南京市汉中路89号金鹰国际商城35楼c4座 025-86893515 投稿QQ:2116005100

策划、设计、制作:北京中视紫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邮箱:meigui916@163.com

地金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432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026号

服务时间:09:00-20:00

邮箱:dcjr1688@126.com

投诉电话:1358405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