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产要闻 » 正文

楼市“阳春”终未至“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0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次数:3112
核心提示:持续了两个月的楼市“小阳春”终究未能进入“盛夏”,5月份多项房地产指标显示出楼市明显降温迹象,不仅全国二手房价格涨幅全面

持续了两个月的楼市“小阳春”终究未能进入“盛夏”,5月份多项房地产指标显示出楼市明显降温迹象,不仅全国二手房价格涨幅全面放缓,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累计增速双双回调,而且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今年以来首次回落并创年内新低,土地购置面积和成交价款更是累计同比下降超三成。

  楼市“小阳春”退烧,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近期高层频繁对外喊话,宣示“房住不炒”的政策取向。比如3月楼市量价齐升、地王再现引起警觉后,住建部在一个月内两次对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共十个城市进行预警提示,再次强调“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再比如当大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引发调控放松猜想后,国家发改委明确回应称放宽落户不等于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房住不炒”定位必须坚持、不能动摇。

  而高层频繁对外喊话,可能是有一种对于房地产过度金融化的担忧。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是这样说的——“必须正视一些地方房地产金融化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住户部门杠杆率急速攀升,相当大比例的居民家庭负债率达到难以持续的水平。更严重的是,新增储蓄资源一半左右投入到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业过度融资,不仅挤占其他产业信贷资源,也容易助长房地产的投资投机行为,使其泡沫化问题更趋严重”。

  基于这种担忧,方方面面的收紧政策陆续落地。中央层面,银保监会发文要求商业银行、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不得违规“输血”房地产。地方层面,北京国管公积金贷款政策收紧;西安实施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一级响应措施;苏州更是多次加码调控政策,不仅限售,而且还要求全年房价涨幅不超过5%。

  除了高层的频繁喊话和方方面面的政策收紧,楼市降温还有一个原因是购房者趋于谨慎,经过一季度需求的集中释放后,市场潜在的购买力没有那么大了,在短期的脉冲现象之后,市场就归于平静。

  展望后市,在高层持续强调“房住不炒”、调控政策不会放松的背景下,预计针对房地产的货币信贷“阀门”或进一步拧紧,那种再次火热的市场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但突然冷下去也不太现实。这种降温后回归理性的平静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下去,既不会快速上涨,也不会很快下跌,市场平稳才是最终调控目标。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本站精彩推荐

首页 网站介绍 企业邮箱

地址:南京市汉中路89号金鹰国际商城35楼c4座 025-86893515 投稿QQ:2116005100

策划、设计、制作:北京中视紫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邮箱:meigui916@163.com

地金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432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026号

服务时间:09:00-20:00

邮箱:dcjr1688@126.com

投诉电话:1358405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