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东铁管巷地块没被撂荒15年的话,南京第一高楼本应出现在新街口,在国际金融中心西南面,名叫“金陵福光”。金陵福光的设计效果是下面这模样,佛手能够变换颜色:但是,时乖命蹇,从2004年第一次推向市场到2019年,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的这15年里,坐落于“中华第一街”的这一黄金地块,却一直只充当着地面停车场的角色。15年内,前前后后,换了5拨开发商,前4拨分别是长江下游的上海民营非开发商、长江下游的上海民营小开发商、长江上游的重庆民营小开发商、江苏省属国有企业。在路中央孙中山先生的注视下,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台,不将这里当故乡。到头来,都是能力配不上欲望,虎头蛇尾,为他人作嫁衣裳。在第5拨开发商手里,项目计划投资120亿,其中地价为47.7亿。主楼高度从518米降到268米,不再去争什么第一高楼的虚名。项目名称也由“金陵福光”改成了“金陵中环”。外观正常了好多,成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商业综合体:香港置地自称要在项目中应用各种香港先进经验,包括把空调温度控制在18度以下,以便白领们像港片里的精英一样穿西装打领带。另外,根据规划,新街口区域的商场也将学习香港中环,通过“空中连廊”贯通。以后去新街口逛街,再也不用担心被地下那24个出口搞蒙逼了。
否认9年前的并购抽屉协议老股东要求瓜分国有上市公司23亿。如上所述,地块被撂荒十多年后,南京市政府决定找香港的和尚来念经。城头变换大王旗,新街口铁管巷地块开发商的演变过程如下:2004年,地块首次出让时,来自长江下游的民营非开发商上海全日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卫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联手以5.45亿元竞得。一年后,两家公司无力缴纳剩余的土地款,地块被政府收回。2005年,地块重新拍卖,同样来自长江下游的民营小开发商上海泰龙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以5.2亿元的底价中拍。上海泰龙拍下后,拉着江苏省属国有企业——凤凰股份(2010年借壳耀华玻璃上市,证券代码600716)参与开发。凤凰股份自称为财务投资者,投资金额不大,仅为1000万,持股10%。重庆润源接手后,项目公司的股权结构变成重庆润源74.81%、上海泰龙22.69%、凤凰股份2.5%。重庆润源刚接手时,上海泰龙本打算把手头22.69%股权转让给重庆信托。不知什么原因,交易后来没有实施。
3年后,2010年,重庆润源认输,决定退出,将74.81%股权转让给凤凰股份。重庆润源在项目公司的投资额为3亿,收回6.5亿,3年的投资回报率为117%。重庆润源退出的同时,上海泰龙和凤凰股份之间,还有一份抽屉协议。这份抽屉协议并没有作为重大合同在上市公司层面对外披露过。根据凤凰股份这两天公开披露的诉讼信息,这份抽屉协议的内容是:政府收回地块时,项目公司退给上海泰龙0.97亿,冲抵其对项目公司的0.91亿出资,付完这0.97亿后,政府补偿的钱再多,也与上海泰龙无关,由凤凰股份一家享有。
这份协议有点奇怪。凤凰股份为什么不选择当时就付0.97亿让上海泰龙走人?凤凰股份当时难道付不起钱,还是凤凰股份对于政府是否收回土地没有信心?还是担心南京市政府看到项目公司是国资独资,是自己人就不愿意多给补偿款?基于现有公开信息,不好猜测。凤凰股份按照2010年的抽屉协议,指望打款0.97亿给上海泰龙,再要求上海泰龙把项目公司22.69%的股权过户给自己。凤凰股份实在没有办法,这么大一笔钱,没人敢作主说就算了,也顾不上捅出抽屉协议后被证监会处罚进而被股民起诉的风险,向法院起诉,要求责令上海泰龙配合过户。上海泰龙方面,看到项目公司从政府那里得了23.2亿,自己持股22.69%,将近四分之一,却要被人用不到1个亿打发走,觉得做的是亏本生意。起初只是不配合,后面一看,凤凰股份竟然撕破了脸要打官司,也便不管不顾,向法院交了诉状。诉状里,对于2010年的抽屉协议,上海泰龙的说法是,抽屉协议说的只是资金往来上的事,是财务层面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因此让出项目公司的股东资格,股东资格仍在(说实话,理由比较牵强。如果真有这么大的漏洞,那说明凤凰股份应当多花钱请好点的律师)。因此,对于项目公司新拿到的23.2亿,有权按股权比例分享。
上海泰龙的诉讼请求是分得23.2亿中的5.3亿,外加按24%的年利率计算出的6000万利息。这个上海泰龙并不是个好欺负的主。2010年至今,打了三四十场官司,从基层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诉讼经验非常丰富。补偿金额=重新出让时相同用途的楼面成交价×地块原出让建筑容量。也就是说,这块地,2018年卖给香港置地时,南京市政府得了多少钱,就向开发商补偿多少钱,中间没赚差价,算是良心价。对于上海泰龙,2005年投入的9100万,如果在2019年能够收回5.9亿,年化收益率是13%,算是笔不错的买卖。
只是,在耽误南京核心商圈发展规划这么多年后,要是还让他从省属国有企业手里抠走5.9亿,南京中院的法官大人们,估计得担心被南京人民一BD糟地骂死。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