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产要闻 » 正文

疫情如何影响中国经济?这三位重量级说话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4  来源:国是直通车  浏览次数:2736
核心提示:疫情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一些重量级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思考,当下应该怎么看、怎么办?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有一定负面冲击

疫情如何影响中国经济?

  一些重量级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思考,当下应该怎么看、怎么办?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有一定负面冲击,影响短期有限

  中国央行副行长陈雨露2月21日在接受央视财经频道记者专访时说,这次疫情对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冲击,特别是对传统服务业和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是,根据对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分析,也根据这一阶段,我国疫情防控所取得的超出国际社会预期的积极成效综合判断,我们认为,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有限的。

  2019年,我国GDP已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三分之一,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也大大增强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冲击的国家力量。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条件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相信这次疫情过后,前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会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增长会迅速反弹回升,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会如期完成,中国依然会是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当然,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多方面挑战,包括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也包括美国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外部冲击等等,但是中国经济增长持续、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影响持续时间和规模都有限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持续时间和规模都有限,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疫情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是春节期间消费大幅减少。春节一直是旅游、零售和餐饮、电影等行业的旺季。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这些消费都有较大减少。节后,居民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减少到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场所消费。

  二是企业生产可能受延迟复工、限制交通等措施的影响。春节假期延长、延迟复工减少了今年一季度的有效工作日,复工企业也面临口罩等防疫用品紧平衡、部分地区交通受限等问题。与此同时,企业的工资、租金、利息等刚性支出也加大了现金流压力。尤其是体量较小、固定支出占比大、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企业受影响可能更大。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是短期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聚,疫情防控相关行业领域强劲增长,新产业新业态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市场供应充裕,市场情绪逐步趋向平稳。

  从近期陆续公布的数据看,我国经济具备平稳增长的基础,市场预期平稳。前几日公布的我国2019年经常项目顺差仅占GDP的1.2%,国际收支保持均衡。股市、汇市节后短期波动后,基本恢复正常运行,沪深指数已收复节后跌幅,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在7元附近双向波动,总体平稳。

  清华大学朱民:反弹是必然的,但需要10倍努力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全球副总裁朱民22日在“五道口在线大讲堂”上,发表了主题为“2020年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演讲。

  他认为, 从总需求、总供给和整体宏观经济周期环境看,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远超非典疫情。

  不过,疫情作为一次外部冲击,在疫情过后存在反弹。科技创新既是抗击疫情的有力工具,也是反弹的新经济增长点,教育、娱乐、影视、在线办公、线上餐饮购物等行业,将在科技发力之下受益。中国数字经济会上一个大大台阶,成为经济反弹重要抓手。

  朱民估计,疫情将对旅游、餐饮、电影票房、演出等行业产生较大影响,拉低消费。

  其中,预计度假休闲旅游消费下降9026亿元,餐饮业消费下降4211亿元。

1

  不过,也有行业受益。在线教育消费有望增加300%,在线短视频消费将上升60%。

  “反弹是必然的,但我们需要一个强劲反弹,所以需要十倍努力。”朱民表示,当前,需要争分夺秒,疫情和复工两手抓,结构性政策支持加码,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一起发力。

  朱民提出了实现2020年经济和社会增长目标的七大政策抓手:

  ——迅速启动复工,时间就是效率;

  ——实际落实复工,物流、人流,资金支持,财政支持,政策支持;

  ——从重点产业开始,产业链恢复;

  ——全力拉动贸易恢复和出口;

  ——全力拉动和鼓励疫情后的消费;

  ——政府加大和提前采购,拉动总需求;

  ——以抗击疫情中的科技创新经验为基础,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数字化。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本站精彩推荐

首页 网站介绍 企业邮箱

地址:南京市汉中路89号金鹰国际商城35楼c4座 025-86893515 投稿QQ:2116005100

策划、设计、制作:北京中视紫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邮箱:meigui916@163.com

地金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432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026号

服务时间:09:00-20:00

邮箱:dcjr1688@126.com

投诉电话:1358405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