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香港政府早前推出工厦重建“标准金额”补地价先导计划,莱坊大中华区研究及咨询部副董事王兆麒认为,“标准金额”加快完成工厦活化个案申请,在大原则上有助促进工厦转型,可省却申请人现时在恒常估价机制下因无法就补地价金额达成协议时而提出上诉的时间,预计比传统地价商议流程快6至12个月完成补地价。
部份现有工厦仍有剩余未用尽的地积比率,王兆麒认同,政府给予申请人机会去证明并将剩余面积纳入作为修契前总楼面面积的部分。因为部分现有工厦仍有剩余未用尽的地积比率,若单以修契前的已建总楼面面积作为计算基础,等同于没有考虑与剩余地积比率相关的财务诱因。
不过,先导计划只划分出工业转“商业/现代工业”,以及转作“住宅”用途,王兆麒认为,“商业”与“现代工业”两类“修契后用途”带来完全不同的经济影响和附加价值,在过去几年的官地拍卖成交亦显示非常不同的楼面地价水平。因此建议政府使用不同的“标准金额”计算方式。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