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迎春。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与十二地支中的“卯”对应,常连称“卯兔”。因此,兔的一个别称又叫“卯兽”。而一天十二时辰中的“卯”时——清晨5时至7时,又称作“兔时”。
王充的《论衡》对十二生肖有比较完备的记载,其中说:“卯,兔也。”最早记载卯为兔的文献是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又有一说,认为十二地支是十二生肖的象形字。古文字中,“卯”与“兔”的字形颇为相象,卯字取兔形的大部分。
兔子因其机敏驯良、温顺平和的秉性,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兔也一直被认为是祥瑞之兆。古书《瑞应图》中有:“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古代祭祀时,也有用兔来供奉。
民间传说中,兔子的形象多与神仙联系在一起。西王母像图上,常见捣药的灵兔;陕北的汉画像石里,也有仙人乘兔车的形象。古代神话《嫦娥奔月》中,在广寒宫与嫦娥朝夕相伴的便是玉兔。千百年来,玉兔捣药桂花树下,降福人间。
“兔”还是民间对月亮的一种代称,自古就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之说。历代文学作品也常常以此为题。如卢照邻的《江中望月》中曰:“沉钧摇兔影,浮桂动丹芳。”李绅的《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诗云:“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
早在商代,便有墨玉兔形佩。西周时期,已出现兔形青铜尊。到了汉代,人们喜欢以兔的形象入画。唐代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发展,便有了当做玩具的瓷小兔。直到今天,民间工艺品中,不论是刺绣、剪纸,还是泥塑、布艺,亦或是面塑、纸糊,都常见兔子的身影。
兔儿爷是北京民间的老玩意儿了,起源于明末时期,是中秋时节的一种泥制玩具,也用来供奉祭月。《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这兔儿爷兔首人身,手持玉杵,身着大将军行头,威风八面,或坐于山石之上,或骑在猛虎背上,张扬着民间艺人的大胆想象。
传说在兔年,人们可以节节攀高。因为兔前肢短,后肢长而有力,宜于上攀,而拙于下降。
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希望正在前方!
地金网全体同仁与您共贺卯兔年,祝您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