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企收购 » 正文

甭臆想了,北上广深房价只会涨不会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16  浏览次数:2603
核心提示:为了抑制房价,最近,上海出大招了,先是涉房机构“二合一”( 原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再是传出闵行等区多宗土地出让被叫停。
         一听到地方政府抑制房价,或者托市抬价,我就会感到超级无聊。

为了抑制房价,最近,上海出大招了,先是涉房机构“二合一”( 原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再是传出闵行等区多宗土地出让被叫停。

640.webp (2)

政府这样做也许是对的,不管房价能否降下来,释放出这样的政策诉求,总是能赢得些民意的。但是,如果你准备在上海置业购房,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般来说,一讨论房价,大家伙首先想到的是货币政策。确实,宏观上,房价与货币政策的连带效应是很明显,货币政策宽松,房价会涨,货币政策紧缩,房价会跌。

但是,如果剖开来看,这样的宏观分析又很没有意义,因为这是建立在静态逻辑基础上的,是假设产业结构和人口流动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的。否则,如果房价与货币政策确实呈绝对的正向反馈关系的话,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在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为什么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再降也没人买,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却节节攀升呢?

人口流动才是事关房价的核心因素,这是动态的,也是绝对靠谱的判断标准。人口向哪儿流动和聚集,哪儿的房价就会涨,同理,人口从哪儿流出,哪儿的房价就会跌。安居乐业是中国人的传统,即使现在的90后、以及未来00后,观念更新了,更愿意租房了,他们向哪儿流动和聚集,也还是会通过拉升房租间接推高当地房价的。

那么,决定人口流动的因素又是什么呢?产业结构变迁!这很容易理解,未来哪儿的就业机会多,人就会往哪儿跑,即使农村乡下有个别墅,没有就业机会,光靠呼吸新鲜空气和绿色蔬菜,养活自己勉强、养活全家老小却绝无可能,那还不如挤到大城市的贫民窟,起码有不间断的零工可以打,就算是乞讨也相对容易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河南、甘肃的许多乞丐村,大量的农民平时在大城市乞讨,只有春节才回乡住住别墅的原因了吧。

未来的产业结构变迁,会是个什么样的趋势呢?传统制造业、尤其是粗放式的企业,将会大批量的倒闭,而这恰恰是众多三、四线中小城市的经济命脉。说说我的切身感受吧,最近10年,我一直不间断的关注家乡(江苏苏中地区)乡镇企业,我发现了一个问题,10年前乡镇企业普遍是“三班倒”(人休息机器不停),5年前是“两班倒”,最近两年变成一班了、而且还有双休日,不要以为有了双休日就意味着工人的福利增加了,事实上没有工人愿意双休,因为乡镇企业实行的都是计件工资。更为要命的是,原来老家乡镇看起来一直红火的5家企业,现在仅有一家勉强在维持。

苏中地区的乡镇工业,对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县域经济而言,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直依赖粗放式制造业的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大变迁的大潮下,讨论任何层面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对于全局都没有意义,转型和升级靠的是什么,是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而县域经济又怎么会有这样的资源呢?

在过去的5—10年里,之所以全国房价不分区域的全部上涨,是因为凭着人口红利,我国制造业无论是精密的、还是粗放的,大体都能够赚到钱,绝大多数企业能够赢利,就能解决不同素质的就业人口的分散就业问题,就业能够到位,置业就会推高房价。

但是,从现在开始,在未来的5—10年里,可能只有大中城市才能解决就业的增量问题,因为,大中城市基于科研、教育、金融等资源的相对集聚,可以通过现代服务业提供相对多的就业岗位、以及一些弹性的谋生机会,人口也将会大量流向这些大中城市,所以,未来的大中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流城市的房价还会涨,而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城的房价还会降,甚至于再便宜也没人买,因为当地解决不了就业,买了干什么呢?

产业变迁引起人口流动,人口流动又导致房价变化,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曾经的汽车之城底特津,即使象征性的“1美元”房子白送也没有要,因为,底特津的汽车之城已经成昨日黄花,当地解决不了就业,人呆在那个地方干什么,有一定购买力的人口几乎都离开了,房子即使是白菜价也没人愿意去拣(这与房产税无关)。

大而概之地讨论中国房价毫无意义,臆想北上广深房价会降更是没有可能。

中国不是新加坡这样的单一城市的国家,经济衰退房价整体会跌,而中国房价却会呈现出双向走势,起码在5—10年内,这样的判断是成立的——经济越不景气,一线城市的房价可能越会涨,当然,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会跌得更厉害。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本站精彩推荐

首页 网站介绍 企业邮箱

地址:南京市汉中路89号金鹰国际商城35楼c4座 025-86893515 投稿QQ:2116005100

策划、设计、制作:北京中视紫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邮箱:meigui916@163.com

地金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432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026号

服务时间:09:00-20:00

邮箱:dcjr1688@126.com

投诉电话:1358405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