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跌破7%。
统计局:国内外因素叠加造成经济下行压力
对于GDP首破7,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解释,这是因为进入三季度以后,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相互叠加才加大了三季度经济下行的压力。
盛来运认为,“从国际层面来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不及预期。前段时间,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都普遍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了0.2-0.3个百分点。此外,美国的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导致了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股市、汇市出现大幅动荡,许多国家货币出现进一步贬值,加大了中国出口的压力。”
从国内看,盛来运认为我国仍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不仅在去库存,而且在实实在在地去产能,钢铁、水泥、建材这些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增速都出现了下滑。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 四季度或反弹
房地产方面,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053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7%。房屋新开工面积1148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29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加快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8.2%。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6745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8.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65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4%。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0653亿元,同比增长0.9%。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基本上延续了增幅速度持续放缓的态势,这和前三季度房企投资节奏放缓的态势有关系。
但对于这样一个数据,他表示并不值得太多的担忧,“一方面是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今年比较缓慢,所以牵制了投资数据的上升。另一方面是部分城市和房企依然是在去库存,所以投资方面相对冷淡。”
严跃进表示,个位数的增长水平恰是新常态模式下的基本特征,且目前部分城市的新开工节奏已经开始加快,这能够有效遏制此类数据的继续下滑。
从土地购置面积的来看,跌幅略有扩大,但总体上仍维持跌幅企稳态势。近期全国土地市场之所以没有预期的好,关键在于三四线城市拖后腿。实际上一二线城市总体表现不错,部分城市的高溢价率现象依然很突出。
从商品房销售的格局看,总体上延续此前的市场预判,增幅继续扩大,这和房企积极去库存、各类政策宽松效应积极释放有很大的关系。到了第四季度,销售业绩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尤其是二线城市的交易可能能够带动全国市场的继续复苏。
从商品房待售面积的走势看,住宅待售面积继续下滑,这说明潜在的供应面临不足的风险。所以后续积极补库存的定义是准确无误的,否则容易带动房价的继续上涨。
从房企的到位资金增速角度看,也基本上延续了二季度以来持续改善的格局。这和房企销售业绩持续改善、金融环境持续宽松等格局有关系。所以从房企的资金层面也可以看出,后续降价的动力会继续削弱,更多城市和项目会进入持续涨价的通道过程中。
对于四季度的楼市走势,严跃进表示可持乐观态度,“从数据来看,一些指标包括销售指标、资金指标等总体较好,所以四季度市场依然需要维持继续复苏的态势。市场总体乐观,量价齐升的态势也会继续得到体现。今年四季度依然会有企稳甚至反弹的可能。”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