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项目的房价飞涨只是市场泡沫的个案特征,若从行业整体视角来看,热点城市的房价“泡沫”更为其清晰:
从政府表态来看,两会期间,部分城市政府已经要求对价格虚长、中介混乱的情况进行治理,以整顿市场秩序,防范市场风险发生。上海近日就曾明确表示,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为等,这与此前年初深圳银行对中介从业人员收紧房贷遥相呼应。面对如此不理性的市场,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风险。
从市场购买力也可以看到,随着房价快速上升之后,真正的自住型客户购买力已经和房价出现了巨大的不匹配,特别是刚需客群价格敏感度高,如果房价上升50%,对实际购买力的影响远超过50%。
从案场热度来看,无论是苏州、南京、上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例如杭州上周来人来访量、带看量上比3月第一周及之前有了明显的下降,面对持续攀升的房价,客户的观望情绪较浓。
类似的情况在历史上也出现过,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市场都出现过房价快速上升之后的调整。以往来看,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新一轮调整的开始,而调整的表现方式无非是滞涨、量跌、价缩这三步,我想这一次也不会例外,至于导火线是某城市先曝出成交量大幅下降,还是某政策出台引发市场观望,我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警惕,风险已来。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