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金融聚焦 » 正文

权威人士谈经济: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10  浏览次数:2846
核心提示:5月9日,人民日报再访“权威人士”:我国经济是L型走势,彻底抛弃试图通过货币宽松促增长幻想,股市汇市楼市将首次回归功能定位。“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中共中央机关报重要版面,由不具名的“权威人士”回应社会重大关切的做法,是沿袭自中共历史上一项悠久的传统。

以下来自民生宏观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解读今天权威人士专访《开局首季问大势》的电话会议,由华尔街见闻整理。

今天的这篇谈话和去年的权威人士风格一脉相承,实事求是,客观理性,简洁明了。这代表了最高层对经济形势的意见,代表了权威的声音。

到目前为止权威人士的谈话一共三篇有,分别是去年5月25日,今年1月4日和这次。这其中包含了预期管理的意图,以后可能会在每个季度都看到。

谈话的内容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经济的总结评价,对下一步经济的前瞻,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如果文章的思路能够得到贯彻落实,那将是国之大幸。我也是刚学习了权威人士的访谈,非常兴奋。

1、对于经济反弹的认识,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形,V形,而是L形,而且未来几年都是如此。我们未来经济总体上是一个平的,即便有反弹或者回落,幅度也不会太大。我们之前也总结过,资产轮动非常快,美林时钟时效。来得快去得快,很难抓住规律,呈现短期化、杠杆化特征。

反弹专门讲到,“即使不刺激,也跌不到哪里去”。彰显了信心,即便经济是平的,也没什么大不了。民生一季度曾经预期,二季度很可能是此轮经济反弹的高点,但持续性是不够的。为什么这么说?当我们处于一个低位均衡时,企业做了去库存的努力,当库存去化到达一定程度,美元阶段性见顶,再加上国内需求,钢价、煤价了出现一定程度反弹。但由于市场并没有出清,价格反弹刺激部分企业(包括僵尸企业)复产,扩大产能之后,价格又会重新下跌,所以持续性不强。这轮黑色反弹也是如此。我们的核心建议就是“速战速决”。

什么时候再次反弹呢?还需要观察。从国际、国内市场过去的历史经验,这种低位均衡没有那么容易打破。

2、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应该认清形势,主动作为。我们在此前调研中发现,地方政府因为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确实存在央地博弈的现象。去产能过程中可能影响到当地的财政、就业,所以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上并不积极。

我们认为,市场当然是去产能的主要方式,但安全、能耗、环保、技术标准等指标一定要用,必要的行政手段还是要采取,这也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囚徒困境,在全世界都是难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访谈明确提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句话,也就是说,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这句话和1月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脉相承。这主要落实到“三去一降一补”。谈话表明,既要强调总供给,也要强调总需求,但供给侧是主要矛盾,需求不能越俎代庖。也就是说,很多人期待的当年四万亿强力刺激这种思路是不现实的,不要抱有幻想。

4、强化金融治理,去杠杆。访谈提到“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这说明高层对于高杠杆的风险是有清醒认识的,希望各位投资者也能认识到这一问题。

访谈专门降到了金融风险,高杠杆风险。这实际上明确了对高杠杆要严肃对待,对金融领域的风险要严肃对待。甚至有学者说中国金融整顿已经开始了。这对市场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谈话对于降低企业债务,对打破刚性兑付是有明确要求的。

5、中国在国际主要经济体里,是最有空间和条件做结构性改革的,有条件将经济增速发展到较高区间。和80年代相比,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外的政治家普遍不如当年。当年美国有里根,英国有撒切尔,他们的魄力是非常大的。但如今受到体制限制,西方没有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反观中国,我们有特定单一体制的优势。而且经济潜力大,回旋余地大,我们是最有空间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这也将对世界经济做出贡献。

6、对于股市、汇市、楼市做出了明确说法,指明了资产配置方向。谈话指出“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也就是说,这几个市场不能被工具化,它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不能为了稳增长而去刺激。这在我阅读的文件范文内,这个说法是第一次提出。

股市的功能是什么?“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 也就是说,政府主要是要强化监管,防止异常波动,防止系统性安全,股市涨跌、指数波动不再监管目标当中。

汇市这次没有将参考一篮子货币,而是“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意思就是说,人民币的涨跌,应该更多参考市场。我们不希望出现剧烈波动,所以说是“基本稳定”。但汇率涨跌也不应该成为汇率政策的主要目标。

房地产更是如此。“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应该说,这是对前期一些地方房地产政策的“拨乱反正”。

7、访谈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到了非常高的高度。谈话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这话说的很重,表明供给侧改革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体现了中央高层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

我个人认为,这轮供给侧改革有三大核心任务:国企改革、金融市场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这都涉及到主要生产要素,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全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要明确国有企业的定位,不能受制于很多传统想法。按照市场化、股权多元化的路子多远的走下去。金融市场怎样推动利率市场化?怎样改变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结构?怎样实现汇率机制市场化?

国企、金融、土地必须要有所突破,否则很难有大的创新。

8、预期管理。文件谈到,“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越明确,落实越有力,市场预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

这讲得非常到位,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家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是不稳定的,是摇摆的。如果人们觉得政策一直在变动,势必影响到投资决策。谈话也提到了这一点,这次谈话本身也正是预期管理的产物。

9、宏观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访谈给出了明确的说法:财政政策要更积极,货币政策要更稳健。针对于一季度新增信贷创历史新高,按照访谈的基本论调,后续政策可能会纠偏,大家一定要注重政策在边际上的变化。

财政政策很重要的一块是PPP,专项资金也下去了。但我们在草根调研中发现两种情况:钱来了,没有项目;钱也没有,项目也没有。所以我担心出现一定程度的泡沫。

10、明确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重要的思路是“保人不保企”。“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这与国企改革和去产能紧密相关,是这一轮改革中我认为是排在第一位的改革。”

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了太多的拉郎配。还是那句话地方政府应该认清形势,丢掉幻想,扎扎实实去产能。

11、对通胀的担忧,还需要观察。谈话对通胀没有下结论,但已经关注到了。而且提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措施。我们之前对通胀其实不是太担心。不过今年以来,在资产流动中确实出现了“脱虚向实”,如今工业品的价格上来了,消费品的价格是否会跟上,这个还有待观察。

12、从韩国经验来看,在打破刚性兑付,打破大而不能倒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很多金融风险。韩国当时股票跌了一半、汇率跌了一半、债券收益率上升非常之大。这对于政府相关部门都具有启示意义。这个过程真的很痛,但绕过这个痛点真的很难。

问:大家都觉得谈话说的很好,但有多大的权威性,是否能执行,我们应该抱有多大的信心?

管清友:这篇访谈,可以这么说,肯定是代表中央层面最高层的意见,大家不用怀疑。它的贯彻执行,力度也是最大的。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发布社论、整版访谈,也是确定大政方针的基调,也是我党一贯的工作方法。

问:权威人士对股市的表态后,国家队的干预是否会减弱?

管清友:我个人观察,股市的基本功能是融资,至于指数的涨跌,只要不发生去年6月股灾的情况,不会出现人们期待的救市。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本站精彩推荐

首页 网站介绍 企业邮箱

地址:南京市汉中路89号金鹰国际商城35楼c4座 025-86893515 投稿QQ:2116005100

策划、设计、制作:北京中视紫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邮箱:meigui916@163.com

地金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432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026号

服务时间:09:00-20:00

邮箱:dcjr1688@126.com

投诉电话:1358405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