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这些公司危机之后,清华管院毕业的莫天全向我们展现了其极高的商业才华:搜房从线上广告电商平台杀入到线下二手房交易,进而介入到家居装修、新房直销业务,此外试水互联网金融更是大获成功,顺手还入股了世联行、合富辉煌两大代理行。
不过,这些还只能算是业务层面,真正让资本市场刮目相看的应该是莫天全一石多鸟的A股借壳计划。
莫天全的A股借壳计划看起来非常的完美:找到国内A股上市壳资源,然后将搜房网旗下的部分业务和资产分拆注入壳资源,而其他业务继续保留在原有的美国上市公司以维持纽交所上市公司身份,且美国上市公司成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莫天全的A股借壳计划堪称是天才的设计:把搜房借壳风险和成本降到最低,且周期也大大缩短,且成功拥有了国内A股和美股两个上市平台。倘若成功,莫天全也将开创回归A股的第二种模式先河(非私有化后再借壳上市)。
事实上,以此为目标,莫天全很快找到了其合适的收购目标:万里股份作为连年失血的A股上市公司,其大股东正寻求收购万里股份壳资源的买家,两者一拍即合,开始按照莫天全既定的路线行动起来。
倘若没有后来的故事,莫天全或许会陶醉于自己的精妙设计。然而这个完美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了几番波折。
遭遇互联网金融整治
今年1月份,万里股份即公告了与搜房的收购方案,在方案中搜房网为了增加借壳之后的投资者青睐,将业绩增长迅猛、未来前景最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注入到了万里股份。
根据搜房网的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搜房网的金融服务业务实现营收2103.4万元。到2015年,该项收入增长至19228.3万元,其增长速度达到814.15%,成为搜房网业绩增长最亮眼的业务。
然而,不久之后国务院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活动,任何与A股挂钩的金融产品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预审批,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金融企业不得借壳上市。为了规避证监会可能对其收购计划的全盘否定,搜房网不得不把最有概念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剔除在了A股壳资源中。对此,有投资者认为“剥离金融资产就等于剥离搜房的未来”,对于未来的搜房来讲,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
证监会动手A股借壳
在莫天全大胆的尝试其A股借壳计划时,事实上已经不自觉的卷入了A股借壳风潮中。在这股风潮中,无论港股市场的内房股还是美股市场的中概股多达四十多家开启私有化进程并大肆的开始国内A股壳资源收购。
由此,也导致了壳资源概念股成为题材股在资本市场上炒作,最终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目前,有消息传出证监会正考虑限制中概股借壳回归措施。受此消息影响,搜房网的壳资源已经出现了连日大跌。倘若证监会出手,恐搜房网的借壳计划或许会产生一些变数。
真假搜房网的纠缠
其实,在搜房网A股借壳上市还面临着一个司法上的商标纠纷问题。原来,早年,“搜房”其实有两个,有个叫李忠的人在莫天全之前在国内抢注拥有了“搜房”广告类商标,但是这位搜房商标拥有者却未能把搜房做起来,而莫天全的搜房则把“搜房”做成了现如今的搜房网。由此就有了两家“搜房”的拉锯式商标争夺,至今这场争夺已经持续了9年,且依然未能有分晓。
早前,搜房网在美国上市不存在商标纠纷的问题,但是回到国内A股资本市场,则就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因为“搜房”品牌商标并不在莫天全的搜房网,国内上市面临着品牌侵权的风险。早些年,莫天全也曾试图摆脱搜房网的商标纠纷,并把搜房网改名“房天下”,但因为在其改名之前,即已被李忠取证,所以改名并未解决其所有的问题。
注:李忠向媒体发出的邀约
显然,李忠也看中莫天全的软肋,并以此进行了新一轮的要挟。虽然这种要挟不会完全阻止搜房网的A股借壳计划,但却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阻碍其A股借壳的步伐,如此必然会造成的结果是搜房借壳的资金成本上升,造成收购压力。显然,这也是莫天全最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看完莫天全不得不面临的这些波折时,或许也会对莫天全抱以同情之心,天才的设计也难以预测政策的风云变幻,而人心的叵测更是比想象的更难。
作为行业的观察者,小田也希望莫天全能够早日迈过这些坎,这个行业留给搜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左晖的链家正攻城略地改写房产中介的行业版图、姚劲波的58同城也已经大军杀入房产交易领域,房多多、好屋中国这些后辈正蚕食着搜房的领地,而平安帝国的马明哲也正静静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一场更大的行业厮杀,就要开始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