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金融聚焦 » 正文

跌破7%,一个时代过去了: 央行大动作提前“泄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20  浏览次数:3445
核心提示:刚刚公布的中国三季度GDP增长速度为6.9%,正式跌破7%,与此同时,人民币离岸汇率随之迅速下跌,这标志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这种下滑还在持续之中,标志着我们要准备过苦日子了!

刚刚公布的中国三季度GDP增长速度为6.9%,正式跌破7%,与此同时,人民币离岸汇率随之迅速下跌,这标志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这种下滑还在持续之中,标志着我们要准备过苦日子了!

 

GDP增速实际上没有这么乐观,中国经济能保持6.9%的增速,恐怕投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产能已经过剩,新增的投资虽然可以统计到GDP中去,但实际上是无效投资,也就是不能真正带来财富的增长,如果剔除无效投资,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恐怕更难看。

 

还有中国的新增信贷创新高,但是信贷如果是坏账,这部分坏账也应当从GDP中剔除的,但是中国的坏账被掩盖了,比如通过信贷展期来掩盖坏账,比如通过扭曲置换地方政府债务,真实的坏账多少,就应当从GDP中扣除多少,如果扣除这部分坏账,中国的GDP可能会接近零增长。

 

中国的经济放慢并不可怕,只要质量能上去,只要财富分配能够改善,如果GDP增长带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雾霾严重等,恐怕这种GDP没有太多人想要。

 

如果中国的GDP靠投资拉动,那么普通民众并不能从中享受到财富的增长,只会让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这种GDP增长,恐怕也未必有多少人想要。

 

中国GDP增下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又开始新的宽松货币政策,又开始新的刺激政策,货币宽松无法拯救中国经济,只会让中国经济更加恶化,因为中国的货币主要流向投资,带来更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经济发展靠宽松货币就能完成,那经济就太简单了,各个国家只要印钞就行了,显然不是。

 

接下来肯定会有很多经济学家、专家、分析师等呼吁中国应当宽松货币政策,应当加大对经济的刺激等,然而这些都是错误的,宽松货币只会导致中国再也不可能成为发达国家,只会像日本那样失去二十年,而中国在没有成为发达国家前就染上日本病,只会比日本失去更多。中国需要的是坚持不宽松、不刺激,坚决清理掉过剩产能,经济才能焕发青春。

 

中国要改善财富分配机制,提高消费,就必须要大规模大力反腐,甚至将少数腐败的官员占有的大量货币赶到流通领域,这不亚于一场经济刺激。

 

中国要改善经济,必须大力支持创业创新,大力减税,股票注册制必须要尽快出来,打通新兴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通道。

 

现在中国经济的困难,是过去多年泡沫的结果,到目前要买单的时候了,不能怪现在的人,换了任何人都很难立刻扭转局面,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份理性,不指责,努力做好自己。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过去了,而最深度的寒冬还没到来,因为还有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在等着大家。但长期来看,只要坚持货币不宽松、不刺激经济,中国未来就一定会好起来。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准备过冬了,准备过苦日子了!

 

拓展阅读:GDP真“破7”了 央行大动作提前“泄密"!

 

来源:中金在线(微信ID:cnfol-com)、国家统计局网站、腾讯财经、华尔街见闻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三季度GDP“破7”,同比增幅达到6.9%,好于彭博预期的6.8%,但略低于前一季度7%的增速,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

官方解读: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总的来看,三季度经济增速虽略有回落,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大势没有改变,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动力孕育成长。但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指出,通缩风险压力仍然在增加,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处于下行通道。他判断,今后几个月,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是总供给、总需求失衡,供大于求的态势不会改变,需求回升不会太快。在政府的投资拉动下,基础商业投资会有所回升,尤其是四季度,但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不会回暖太高,消费增长会呈现低缓趋势,国内通缩风险压力增加,出口会由负转正呈现低增长。

中国房地产“踩刹车”?

前期出现回暖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似乎“踩了刹车”。前9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前8个月仅微幅增长,而销售额增长停滞。同时,开发投资增速进一步回落,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大幅下降,显示开发商拿地意愿并不强劲。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在8月份出现的投资和销售背离趋势停止扩大。与前8个月相比,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前9个月进一步放缓的同时,商品房销售额与前8个月持平,销售面积微幅增长。

政策将继续宽松,年内降准降息可期

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来向外界证明中国稳增长的决心和能力,但这同时也从另一面表明,宏观经济目前所在的艰难处境。分析称,经济增长再度放缓打开了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空间。

民生证券: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称,“从宏观调控来看,要想拿一个不错的全年成绩,中央势必加力稳增长。在三季度GDP破7的倒逼下,四季度降息降准一定会出现,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短期企稳,降息可能比降准来得更快。”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在最新简评中指出,随着通胀担忧的缓解,近期中国央行或可能再度降息甚至采取“双降”举措。

中金公司:

中金公司此前发布报告预计,年内央行还将对称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次,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每次50个基点)。财政政策方面,预计政府今年底前将加大投资力度。报告更期待在明年全国人大会议之前,政府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决心能进一步明晰,包括有效降低实际税负的举措。


未来政策走向:密切关注十八届五中全会

将于10月26至29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会被市场密切关注,该会议或透露中国政府准备好出台更加激进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的迹象,预计中国政府将在此次会议上公布“十三五”规划的具体内容。

据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国家发改委方面确定的“十三五”年均GDP的底线是6.5%,而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林毅夫等人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十三五”期间中国还有7%以上的潜力,有些重要部门官员认为能够达到8%。目前,各方对“十三五”期间究竟该如何确定GDP指标仍存在不同意见。

 

不过,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此前公开表示,“十三五”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比GDP目标更重要,也更有难度;而在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方面,要让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更快一些。


大和证券赖志文等分析师在最近公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预计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点是“十三五”规划,将把GDP增长目标维持在7%左右。该机构分析师指出,上述目标的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预计政府将竭尽所能避免投资者的不安情绪以及大规模资本外流。

分析师进一步指出,中国政府可能将继续以温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取代激进的货币刺激措施,推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提振消费补贴措施的可能性较低,且预计将重申法律改革的必要性。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本站精彩推荐

首页 网站介绍 企业邮箱

地址:南京市汉中路89号金鹰国际商城35楼c4座 025-86893515 投稿QQ:2116005100

策划、设计、制作:北京中视紫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邮箱:meigui916@163.com

地金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432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026号

服务时间:09:00-20:00

邮箱:dcjr1688@126.com

投诉电话:13584059188